close
要我相信陳水扁沒有貪污,我寧願吃狗大便也不會相信,或者我引用網友說別件事情的一段話也很貼切: 陳水扁沒貪污的機率 "比出訪墜機沒死卻被大白鯊慢慢咬死的”機率還要低。

好好一個國家被這些骯髒齷齪的貪官污吏搞成如此地沉淪,掏空國家讓人民越來越窮,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路有凍死骨,朱門酒肉臭,當心死後下地獄永不得超生。要貪你去貪,但至少你讓大家都有飯吃,我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人民一年年地更加水深火熱,這些皇戚國親卻吃相難看,越吃越滿腦腸肥,難看到了極點。每次看到這樣的新聞都很生氣,FxxK!!

蘇先生,希望你真有魄力,把這些污膿給查個水落石出吧!! 拼治安的支票沒兌現,這等大動作可別又雷聲大雨點小,只高高舉起後卻輕輕放下。

哀~~可是再怎樣亂跟爛,現在心情還是想趕快回台灣呀。回台後要剪掉中信卡了

****************************************************
違反市場機制 二次金改問題多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61021/4/5jwk.html
更新日期:2006/10/22 04:09 記者: 唐玉麟專題報導

最近檢調偵辦中信金插旗兆豐金、開發金大買金鼎證,以及台新金購併彰銀案,造成官股董事退出風波問題,引發二次金改爭議,而二次金改最大敗筆就是違反市場機制,尤以政商私下授受傳聞不斷,造成以小吃大財團化疑慮,涉及假外資與內線交易等弊端,掏空國家資產,是擴大貧富差距的「元凶」。

雖然行政院長蘇貞昌已將二次金改喊卡,且推出三年大溫暖金改計畫,不再「限時限量」金改,但當初二次金改爭議案,隨著檢調單位積極偵辦,猶如照妖鏡般,將五鬼搬運掏空資產手法或政商糾葛複雜關係,醜態畢露,對國內金融業、公股管理、金融監理等發展,影響深遠,值得探究。

二○○四年十月廿日,陳水扁總統舉行總統府財經小組會議後,宣布二次金改,兩年內將官股減半為六家、十四家金控整併為七家等,引發金融市場震撼。

這六年來,公股金融機構人事案,政治酬庸相當嚴重,不乏扁系人馬,包括鄭深池、陳建隆、呂桔誠、林誠一、張兆順、鍾甦生等人。而二次金改爭議,可歸納四類型。

(一)政治影子、黑影幢幢

「二次金改是失敗、錯誤的政策」,金融界高層說,限時限量的金改,違反市場機制,當初法國巴黎銀行、里昂銀行轉型為民營銀行,花了十餘年慢慢調整,豈能在兩年內將官股銀行說減半就減半。最可惡的是,過程中充滿政治力,政商關係綿密糾葛,私下授受,走後門、套關係。

辜家兄弟勤走官邸,委派法國廚師赴官邸料理、涉及贈送名表,及宴請陳致中夫婦等,以致中信金插旗兆豐金,金管會配合採取自動核准制,都被朝野立委批評是放水。

陳總統女婿趙建銘更與金控董事長宴會,且涉及台開內線交易案及蘇德建買官等,甚至打電話給時任財政部長呂桔誠為國票金陳哲芳護航,親自介入金控,赤裸裸染指國家資產。

目前兆豐金官股董事過半,但鄭深池仍以民股身分擔任兆豐金董事長,且每年坐領三千萬董事酬勞,不必繳國庫,更不受立院監督,相當諷刺。

(二)壽險資金或融資購併,三大金控富可敵國

以吳辜蔡為例,這五年來(一九九九年至二○○四年底止),國內三大金控財團資產由二兆九千餘億元暴增至九兆四千餘億元,增長三.三倍。

政黨輪替六年來,國泰購併世華銀行、富邦購併台北銀案,以及中信金插旗兆豐金、辜家入主開發金、台新金購併彰化銀行等,主要都不是自有資金,而是存款戶的錢,或是壽險保戶資金,甚至以海外融資借貸購併,造成三大金控財團富可敵國。

財金學者建議,壽險資金投資銀行,應屬財務投資,不應擔任董監事及取得經營權,但三大金控財團卻我行我素、公開敵意併購,最近金管會才修正保險法,擬限制壽險資金投資案不得擔任董監事,正在立院審議中。

(三)假外資與涉及內線交易案

「辜家兄弟夜路走多了,早晚會踢到鐵板」,金檢人員說,對中信插旗兆豐金,金管會追查到中信金透過結構債暴賺十億元,還是「小兒科」。

金檢人員透露,國內一家銀行負責人,五、六年前,在美國紐約自己出資買下小銀行,然後再透過股權轉換方式,轉賣給台北大型銀行,從中賺取差價百億元,內情有疑,但這份金檢報告呈上去,上級不願持續追查下去,石沈大海。

近來渣打銀購併新竹銀案,及市場盛傳花旗銀購併僑銀,市場已盛傳有人內線交易賺取上百萬、上千萬元等,沸沸揚揚,不徹查豈能豎立金管會威信。

(四)減增資,公股喪失經營權

不論僑銀減資案、台新金入股彰銀增資案,公股均喪失主導經營權,且國庫並未進帳一毛錢,財政部聲稱,這兩家銀行體質改善後,未來公股可賣出好價錢。

但外界質疑的是,僑銀、彰銀、台開等金融機構體質搞壞,政府不得不辦理減增資後,但卻將經營權拱手讓人,有人說,這是引進主要大股東,穩定經營;但也有人直指是「引狼入室」,但這些搞爛銀行,迄今經營階層與相關單位,並無人負起行政責任或監督責任。

二次金改,當初政府高舉提升金融業競爭力大旗,但結果公股銀行一家家被賣走,並未為國庫進帳一毛錢,猶如國家資產五鬼搬運,形成財團化疑慮,但這種政商私下授受戲碼,似乎並未停止,仍有待全民持續監督,以避免企業購併國家,後患無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yc02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