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林悠閒足跡‧美味尋遊

紅麴的紅,紛呈著最熱情的視覺饗宴,如過年繽紛的喜氣洋洋,是佛朗明哥舞的奔放。紅麴的香,將引誘出你我開天闢地以來最原始的逐食本能,顛覆美味與養生無法共存的觀念。
紅麴原料.jpg

尋遊內容:臺北縣樹林紅麴文化節
尋遊地點:樹林市區
尋遊日期:98年 10 月1 日~18日

近幾年來,臺灣流行著以紅麴為食品添加物的佳餚,從添加了紅麴的紅糟肉、紅糟飯、紅麴餅乾、紅麴酒,再到網購最夯的紅糟雞等等,這食物上的一抹紅,引起了全國性的狂熱。說到豆腐,應該會聯想到深坑悠悠老街,那提到紅麴就不得不首推樹林了。紅麴是樹林百年來最重要美食文化資產。「樹林紅麴文化節」這二年來在樹林市民的共同努力下、透過一連串地方政府與商家所共同精心策劃的活動,慢慢地成為樹林最具獨特魅力的代表文化。

來一趟「樹林紅麴文化節」,透過一系列的活動,從靜態到動態,從藝術到人文,從美食享受到知識體驗,享受紅麴的美食滋味。還不認識紅麴的好? 那先從認識紅麴開始吧,參加「紅麴養生一級棒座談會」,讓營養健康專家與大家分享紅麴養生之道及保健功效,一起來慢食慢活健康活!認識了紅麴的養生功效,該迫不及待想小試身手了吧? 參加「紅麴DIY教學、紅麴料理一匙靈」的活動,現場將提供民眾紅麴材料,由紅麴達人現場示範如何在家DIY紅麴,分享許多可添加紅麴的簡易家常菜,為家人的健康加分。廚藝高超愛心滿分的婆婆媽媽們,不妨參加進階版的『紅麴美食創意大賽』,讓妳的巧手與巧思,用紅麴或紅麴香腸為主角,烹飪出一道道讓大家驚豔的創意料理吧! 飽足之餘散步去,參加「悠遊樹林采風行」,讓專人導覽解說樹林古蹟之美,帶領遊客暢遊地方自然風光。

而人文藝術方面,「畫我家鄉、紅麴彩繪大畫家」的創意繪畫比賽,想都沒想到紅麴還能當顏料吧? 樹林百年的紅麴文化資產如何演進? 如何成為在地人的驕傲? 走一趟「紅麴魅力時光遂道」,透過一張張真寶貴的歷史照片,一同見證樹林酒廠風貌的演變、並了解紅麴製作過程。豐富的活動內容,一定讓你滿載而歸不虛此行,千萬別錯過喔。
紅麴製造.jpg >


健康養生,色香俱全:紅麴

紅麴就是生長在熟米糠上的紅麴菌形成的發酵物,紅麴菌廣泛存在於土壤、澱粉中,一般常看到的紅糟醬,就是紅麴發酵後的食品添加物,可增加食物的味道以及色澤。添加了紅麴的食物,顏色鮮豔地一字排開,莫不讓人食指大動胃口大開,近年來,紅麴養生文化正以千軍萬馬之勢大舉改變國人的飲食習慣。紅麴與民眾飲食文化淵源起源甚早,早在一千多年前,北宋文獻中就提到「紅麴煮肉」,明朝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中,點出紅麴有活血的功能,近代醫學報告更指出 紅麴可使人們維持正常的膽固醇水平,同時還含有不飽和脂肪酸也有助於促進健康的血清三酸甘油酯濃度。如此難得地兼具養身與美味,怎能不好好地透過「樹林紅麴文化節」來認識它呢?
紅麴高梁.jpg


美麗生態的棲息地:鹿角溪溼地

臺北縣政府耗資5000多萬元,在樹林市大漢溪段闢建16公頃的河川高灘地,成為鹿角溪人工濕地,並於2007年11月底完工,期能透過一連串水的淨化過程後讓大漢溪水質有所改善,同時營造出更為宜居的水岸生活環境。鹿角溪溼地的鳥況稱得上豐富,有許多鳥類的棲息,草叢中藏著黑頭文鳥、水中的大樹聚集著紅鳩、珠頸鳩、小白鷺等。同時,人工溼地也提供了樹林鄰近四個學校的學童直接體驗與觀察生態的空間,讓小朋友們愛護地球與尊重生命的啟蒙教育從小扎根。這裡的一切都有脈搏和呼吸,找個心緒懶懶的週末午後,在這片綠意盎然裡腳步散散地走著,或悠閒怡然地騎著單車,看看鳥起鳥落,望望柳舞樹搖,教教秩兒生態之美,這片天地存在得更有意義。
鹿角溪溼地.jpg


敬字文化的起落:聖蹟亭

聖蹟亭又名「惜字亭」或「字紙亭」,古人崇拜文字,愛惜紙張,故文字紙張不會任意丟棄,將印有文字的紙張焚化,象徵對先人的崇高尊敬,從宋代起,和惜字亭相關的各種禮俗便不斷地發展,歷經元明清而益加興盛。樹林的聖蹟亭處於潭底公園一隅,一查履歷,是在清同治十一年(西元1872年)所建,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歷史,曾被列為三級古蹟,四周圍林蔭扶疏,為當地人乘涼休憩的好去處。只是,單薄的聖蹟亭,在歷史的熙攘中漸漸失去曾經崇高的意義,也受不住這麼多朔風的吹佛,不免顯得有些傾頹,有些孤獨,當溫軟的手指觸摸著堅硬的斑駁水泥牆面,還看得到刻畫著羊跪乳的圖像,先人仍不忘提醒世人百善孝為先的永恆不變。輕訪聖蹟亭,細細地感恩一下文字的美與重要性吧。
聖蹟亭.jpg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yc02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